轮胎联轴器的扭矩测量基本原理
- 发表时间:2024-05-27
- 作者:
- 人气:1028 次
轮胎联轴器的扭矩检测是运用测扭矩测量设备检测,根据扭矩检测可以确定扭距是不是达到设计要求的扭矩转速,针对确保轮胎联轴器的安全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比较常见的扭矩测量装置基本原理可分为加电阻应变片法、测相位角法、双通道内存相位差测量、带偿还的三通道相位差测量。
加电阻应变片法是传统测量连轴器扭距的办法,要在联轴器的正中间节上再加上4个电阻应变片,构成惠斯顿电桥,经过电流的磁效应技术性,接受并推送电子信号,进而测到变型进而计算出来传达的扭距。
测相位角法是在轮胎联轴器的两边设定外齿轮,选用非接触式型传感器测量齿轮齿的相位角,进而计算出来两外齿轮之间的扭转变形,乘于弯曲刚度即可得到传达的扭矩。
双通道内存相位差测量是内齿圈内安装有环状电磁线圈,通电时电磁线圈造成磁场,当固定在轴上的外齿轮转动,因为里外齿轮空隙产生周期变化,造成磁通量周期性转变,造成磁感应电动产生变化,进而测到运动方向的位置关系,当连轴器运行中造成竖直方向上偏移时,外齿轮上端空隙缩小,而下边空隙增大,造成平均的正弦电压,补偿了连轴器运行中造成竖直方向位移的危害,2个齿轮的基本原理同样,也是通过2个电磁线圈所产生的正弦函数按电源电压相位角来检测变型。
带偿还的三通道相位差测量是半齿轮安装于一个不传送扭距的联接筒上,外齿轮圈应尽量靠近联接于另一端的外齿轮,因为2个外齿轮的径向间距不大,因此因其它原因造成横向和纵向方向移动所形成的额外位移量也小,这一极小的误差还能通过在外面齿轮另一侧的径向间距同样处加外齿轮给予补偿。